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当然是欣赏文本。朋友相聚,只要是有一点文化修养的,绝对不会满足于相互传递以影星逸事。将文坛最新作品相互交流,有利于聚会品位的提高。陶渊明所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乃人生一大乐事。至于能将热点争议题目相告者,则更能活跃情绪,但是,此等聚谈有一大缺点,就是所涉及的资料常常限于报刊炒作正热的,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时间距离太近,难以作较为宏观的概括,如能追溯历史渊源,则不难进入宏观的审视,激发思想的火花。
鹭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坛纷争公案》有鲜明的主题:中国文坛上关于模仿与剽窃之争。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不是一本以猎奇为满足的书,它所提供的资料不但有当前报刊的热点,而且还有历史的公案。
当前的文坛纷争,由于报刊众多,一般读者无法得到全面的资料,本书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把分散性的资料收罗齐全。90年代末,文坛官司纷纭。以记实性作品《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而出名的权延赤被控抄袭了阎涛的一部作品的官司打了8年;另外两位解放军作家为孙兵题材的作品对簿公堂,经过两次宣判,事情还未最后了结;一位“自由撰稿人”专门以伪造名人逸事为务,被揭露之后还要状告有关报刊。
在诸多官司中,如系纯粹抄袭的,是非自明,但是何为抄袭,却扑朔迷离。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北大副教授张颐武和著名杂志策划王干指斥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抄袭”(报刊用语,原文是模仿)南斯拉夫作家哈维尔的《哈扎尔词典》。遭到韩少功和支持他的一些朋友的反击,引发了一场持续两三年的文坛官司。人们的注意力都被官司的进程吸引了,抄袭、模仿和受到影响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却未能得到充分的阐明。本书所收集的另外一些历史公案,则比较严肃地涉及了这方面的问题。对于老作家叶蔚林的几次抄袭事件,批评者都比较具体举出了材料,如他的小说《遍地月光》和俄国作家蒲宁的小说《通宵晚霞》在语言、景物、人物、对话、心理描写方面的相似之处。还有他的获奖小说《没有航标的河流》和契诃夫的《草原》的迹近雷同之处,他大量抄袭了山东作家的小说,均有文本作根据。这从资料性和学理性来说,比之张颐武等批评韩少功的文章就要雄辩得多,对本书的读者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也就有价值得多。
在我看来,编选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资料的原生性。资料越是原始,读者越能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所有资料中最精彩的是台湾学者余英时指斥郭沫若的《十批判书》抄袭钱穆的著作《先秦诸子系年》有关文章。双方都是学者,为文均有充分的学术论证。不像一般报刊文章往往难免“游言无根”。余英时先生的态度是比较严肃的,反驳余先生的文章更是证据确凿。我相信公正的读者对于双方的立论并不一定有充分的兴趣,而对于论证过程中,尤其是反驳的一方,有关证据的分析,既有学术含量,又相当雄辩的论述,一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场比较严肃的学术论争,但是严肃性往往与趣味性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国内一般读者对于这样的论争就不及文坛官司那样关注,其中的资料,更难熟知了。
相比起来,本书收集的鲁迅与陈源的争论,除了严肃的原则性以外,多多少少有一点个人意气,其趣味性是很强的,但是学术性受到了影响,可作为中国文坛上的历史档案,其文化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编者在封底上揭示了本书的价值:“学理的论争、人格的较量、法律的诉讼,是非曲直,尽在其中;真相的揭露、冤情的澄清、道德的界碑、真假良莠,直呈于此。”说得比较全面。不同的读者在这本书中,不难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另一个界面的生存》,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选,
主编:朱威廉,文汇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